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鞞婆沙序 前秦 · 释道安
 出处:全晋文
阿难所出十二部经,于九十日中佛意三昧之所传也。
其后别其径至小乘法,为《四阿含》,阿难之功于斯而已。
迦旃延子撮其要行,引经训释,为《阿毗昙》四十四品,要约婉显,外国重之。
优波离裁之所由为《毗尼》,与《阿毗昙》、《四阿含》并为三藏。
身毒甚珍,未坠于地也。
其后《昙摩多罗刹集修行》,亦大行于世也。
又有三罗汉,一名尸陀盘尼,二名悉达,三名鞞罗尼,撰鞞婆沙,广引圣证,言辄据古释《阿毗昙》焉,其所引据,皆是大士真人佛印印者也。
悉达迷而近烦,鞞罗要而近略,尸陀最折中焉。
其在身毒,登无畏座,僧中唱言,何莫由斯道也!
其经犹大海与?
深广浩汗,千宝出焉;
犹昆岳与?
蒐峨幽蔼,百珍之薮,资生之徒,于焉斯在。
兹经如是,何求而不有乎?
秘书郎赵政文业者,好古索隐之士也,常闻外国尤重此经,思存想见,然乃在昆岳之右艽野之西,眇尔绝域,末由也已。
建元十九年罽宾沙门僧伽跋证讽诵此经四十二处,是尸陀盘尼所撰者也,来至长安,赵郎饥虚在往求出焉。
其国沙门昙无难提笔受为梵文,弗图罗刹译传,敏智笔受,为此秦言,赵郎正义起尽,自四月出至八月二十九日乃讫,梵本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二首卢,长五字也,凡三十七万六千六十四言也。
秦语为十六万五千九百七十五字。
经本甚多,其人忘失,唯四十事是释《阿毗昙》十门之本,而分十五事为小品回著前,以二十五事为大品而著后,此大小二品,全无所损。
其后二处是忘失之遗者,令第而次之。
赵郎谓译人曰:“《尔雅》有‘释故’‘释言’者,明古今不同也。
昔来出经者,多嫌梵言方质,而改适今俗,此所不取也。
何者?
传梵为秦,以不闲方言求知辞趣耳,何嫌文质?
文质是时,幸勿易之。
经之巧质,有自来矣,唯传事不尽,乃译人之咎耳”。
众咸称善,斯真实言也。
遂案本而传,不令有损言游字,时改倒句,余尽实录也。
余欣秦土忽有此经,挈海移岳,奄在兹域,载玩载咏,欲疲不能,遂佐对校,一月四日,然后乃知大方之家富,昔见之至狭也。
恨八九之年方窥其牖耳。
愿欲求如意珠者,必牢装强伴,勿令不周沧海之实者也(《释藏迹》十)
比丘大戒序 前秦 · 释道安
 出处:全晋文
世尊立教,法有三焉:一者戒律也,二者禅定也,三者智慧也。
斯三者,至道之由户,泥洹之关要也;
戒者,断三恶之干将也;
禅者,绝分散之利器也;
慧者,齐药病之妙医也。
具此三者,于取道乎何有也?
夫然,用之有次,在家出家,莫不始戒以为基址也。
何者?
戒虽检形,形乃百行舟舆也,须臾不矜不庄,则伤戒之心入矣。
伤戒之心入,而后欲求不入三恶道,未所前闻也。
故如来举为三藏之首也。
外国重律,每寺立持律,日月相率说戒,说戒之日,终夜达晓,讽乎切教,以相维摄,犯律必弹,如鹰隼之逐鸟雀也。
大法东流,其日未远,我之诸师,始秦受戒,又乏译人,考校者鲜,先人所传,相承谓是,至澄和上多所正焉。
余昔在邺,少习其事,未及检戒,遂遇世乱,每以怏怏不尽于此。
至岁在鹑火,自襄阳至关右,见外国道人昙摩侍讽《阿毗昙》,于律特善,遂令凉州沙门竺佛念写其梵文,道贤为译,慧常笔受,径夏渐冬,其文乃讫。
考前常行世戒,其谬多矣,或殊失旨,或粗举意。
昔从武遂法潜得一部戒,其言烦直,意常恨之。
而今侍戒规矩与同,犹如合符,出门应辙也,然后乃知淡乎无味,乃真道味也。
而嫌其丁宁,文多及复称,即命慧常,令斥重去复。
常乃避席谓:“大不宜尔!
戒犹礼也,礼执而不诵,重先制也,慎举止也。
戒乃径广长舌相三达心制,八辈圣士珍之宝之,师师相付,一言乖本,有逐无赦。
外国持律其事实尔。
此土《尚书》,及与《河》《洛》,其文朴质,无敢措手,明只先王之法言而慎神命也,何至佛戒,圣贤所贵,而可改之以从方言乎?
恐失四依不严之教也。
与其巧便,宁守雅正。
译梵为秦,东教之士,犹惑非之,愿不刊削,以从饰也”。
众咸称善。
于是案梵文书,唯有言倒时从顺耳,前出戒十三事中,起室与檀越议,三十事中至大姓家及绮红锦绣衣及七因缘法,如斯之比,失旨多矣。
来学者,审欲求先圣雅言者,宜详揽焉。
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,皆蒲萄酒之被水者也。
外国云戒有七篇,而前出戒皆八篇。
今戒七悔过,后曰尸叉罽赖尼,尸叉罽赖尼有百七事明也。
如斯则七篇矣。
又侍尸叉罽赖尼有百一十事,余嫌其多。
侍曰:“我持律许口受,十事一记,无长也”。
寻僧纯在丘慈国佛陀舌弥许得比丘尼大戒来,出之正与侍同,百有一十尔,乃知其审不多也。
然则比丘戒不止二百五十,阿夷戒不止五百也(《释藏》百一)”。
疑经录序 前秦 · 释道安
 出处:全晋文
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口受,同师所受若二十转以授后学,若有一字异者,共相推校,得便摈之,僧法无纵也。
经至晋土,其年未远,而喜事者以沙标金,斌斌如也,而无括正,何以别真伪乎?
农者禾草俱存,后稷为之叹息;
金匮玉石同缄,卞和为之怀耻。
安敢预学次,见泾渭杂流,龙蛇并进,岂不耻之?
今列意谓非佛经者如左,以示将来学士,共知鄙倍焉(《释藏迹》五。)
注经及杂经志录序 前秦 · 释道安
 出处:全晋文
夫日月丽天,众星助耀;
雨从云降,滮池佐润,由是丰泽洪沾,大明焕赫也,而犹有焦火于云夜,抱瓮于汉阴者,时有所不足也。
佛之著教,真人发起,大行于外国,有自来矣。
延及此土,当汉之末世,晋之盛德也。
然方言殊音,文质从异,译梵为晋,出非一人。
或善梵而质晋,或善晋而未备梵,众经浩然,难以折中。
窃不自量,敢预僧数。
佐化之名,何得素餐终日乎?
辄以洒埽之余暇,注众经如左,非敢自必必值圣心,庶望考文时有合义,愿将来善知识不咎其默守,冀抱瓮燋火,谠有微益。
《光赞折中解》一卷,《光赞钞解》一卷。
《般若放光品》者,分别尽漏,而不证八地也。
源流浩汗,厥义幽邃,非彼草次可见宗庙之义也,安为《折疑准》一卷,《折疑略》一卷,起《尽解》一卷。
《道行品》者,般若钞也。
佛去世后,外国高明者撰也。
辞句质复,首尾互隐,为《集异注》一卷。
《大小十二门》者,禅思之奥府也。
为各作注,大作注十二门卷,《小十二门》一卷。
了本生死者,四谛四信之玄薮也。
为《注》一卷。
《密迹金刚经》、《持心梵天经》,此二经者,护公所出也。
多有隐义,为作《甄解》一卷。
贤劫八万四千度无极者,大乘之妙目也。
为《解》一卷。
《人本欲生经》者,九止八脱之妙要也。
为注《撮解》一卷。
安般,守意多念之要药也。
为《解》一卷。
阴持入者,世高所出残经也。
渊流美妙,至道直径也。
为《注》二卷。
《大道地》者,修行钞也,外国所钞。
为《注》一卷。
众经众行,或有未曾共知者,安集之为《十法句义》一卷,连杂解共卷。
义指者,外国沙门于此土所传义也。
云诸部训异,欲广来学视听也,增之为《注》一卷。
九十八结者,《阿毗昙》之要义。
为《解》一卷,连约通解共卷。
又为《三十二相解》一卷。
三界诸天,混然淆杂,安为录一卷。
此土众经,出不一时,自孝灵光和已来,迄今晋宁康二年,近二百载,值残出残,遇全出全,非是一人难卒综理,为之《录》一卷。
《答沙汰难》二卷,《答法将难》一卷,《西域志》一卷(《释藏迹》五。)
修行道地经翻译记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罽宾文士竺侯征若性纯厚,乐道归尊,好学不倦,真为上儒也。
斋此经本,来至敦煌
是时月支菩萨沙门法护,德素智博,所览若渊,志化末进,诲人以真,究天竺语,又畅晋言,于此相值,共演之。
笔受者,菩萨弟子沙门法乘、月氏法宝、贤者李应荣承索鸟子剡迟时通武支晋支晋宝三十馀人,咸共劝助,以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始讫。
正书写者,荣携业侯无英也。
其经上下二十七品,分为六卷,向六万言。
于是众贤,各各布置(《释藏终》八。)
如来大哀经记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元康元年七月七日敦煌菩萨支法护,手执梵经,经名《如来大哀》,口授聂承远道真,正书晋言,以其年八月二十三日讫。
护亲自覆校,当令大法,光显流布,其有览者,疾得总持,畅泽妙法(《释藏迹》九。)
放光经记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惟昔大魏颍川朱士行,以甘露五年出家,学道为沙门,出塞西至于阗国,写得正品梵书梵本九十章六十万馀言,以太康三年遣弟子弗如檀晋字法饶送经梵本至洛阳
住三年,复至许昌,二年后至陈留界仓垣水南寺
元康元年五月十五日,众贤者共集议,晋书正写。
时执梵本者于阗沙门无叉罗,优婆塞、竺叔口传,祝太玄、周玄明笔受,正书九十章,凡二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一言。
时仓垣诸贤者等大小相劝助供养,至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写都讫。
经义深奥,又前后写者,参校不能善悉。
至太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沙门竺法寂来至仓垣水北寺,求经本写时检取现品五部,并梵本,与竺叔更共考校书写,永安元年四月二月讫。
于前后所写校,最为差定。
其前所写,可更取校。
晋梵音训,畅义难通,诸开士大学文生书写供养讽诵读者,愿留三思,恕其不逮也(《释藏迹》七。)
法显传自记游天竺事后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是岁甲寅晋义熙十二年岁在寿星,夏安居末迎法显道人既至,留共斋,因讲集之际,重问游历。
其人恭顺,言辄依实,由是先所略者,劝令详载。
复具叙始末,自云顾寻所经,不觉心动汗流,所以乘危履险,不惜此形者,盖是志有所存,专其愚直,故投命于不必全之地,以达万一之冀。
于是感叹斯人,以为古今罕有。
自大教东流,未有忘身求法,如显之比,然后知诚之所感,无穷否而不通;
志之所奖,无功业而不成。
成夫功业者,岂不由忘夫所重,重夫所忘也哉(《释藏兵》八。)
僧伽罗刹集经后记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秦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罽宾比丘僧伽跋澄,于长安石羊寺口诵此经,及毗婆沙佛图罗刹,翻译秦言未精。
沙门释道安,朝贤赵文业,研核理趣,每存妙尽,遂至留连;
至二十一年二月九日方讫。
且婆须蜜经及昙摩难提口诵增一阿含并幻网经,使佛念为译人。
念乃学通内外,才辩多奇,常疑西域言繁质,谓此土好华,每存莹饰,文句减其繁。
安公赵郎之所深疾,穷校考定,务存典骨,既方俗不同,计其五失,梵本出此以外豪不可差。
五失如安公《大品序》所载。
余既预众末,聊记卷后,使知释赵为法之至(《释藏迹》十。)
戒因缘经鼻耶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阿难出经,面承圣旨,五百应真,更互定察,分为十二部,于四十九年之诲,无片言遗失。
又钞十二部,为《四阿含》《阿毗昙》《鼻耶》,三藏备也。
天竺学士,罔弗尊焉,讽之咏之,未坠于地也。
其大高座沙门,则兼该三藏,中下高座,则通一通二而已耳。
经流秦土,有自来矣。
天竺沙门所持来之经,遇而便出,于十二部,毗曰罗部最多。
以斯邦人,庄老教行,与方等经兼忘相似,故因风易行也。
道安常恨三藏不具,以为阙然。
岁在壬午,鸠摩罗佛提斋《阿毗昙钞》《四阿含钞》来至长安,渴仰情久,即于其,出《阿毗昙钞》四卷,其冬出《四阿含钞》四卷,又其伴罽宾《鼻》,厥名耶舍,讽《鼻经》甚利,即令出之。
佛提梵书,佛念为译,昙景笔受,自正月十二日出,至三月二十五日乃了,凡为四卷,与往年昙摩侍出戒典相似,如合符焉。
于二百六十事,疑碍之滞,都謏然焉。
上闻异要,焕乎可观焉。
二年之中,于此秦邦,三藏具焉。
然世尊制戒,必有所因。
六群比丘,生于贵族,攀龙附凤,虽贪出家,而豪心不尽,鄙悖之行以成,斯戒二人得道,二人生天,二人堕龙,一入无择,明恃贵不节,自遗伊戚。
向使中开家子,遇佛出学,虽不能一坐成道,何由如此之困乎?
然此经是佛未制戒时,其人所犯秽漏行多,既制之后,改之可贵。
天竺持律,不都通视,惟诸十二法人坚明之士,乃开缄滕,而共相授,耶舍见嘱见诲谆谆,人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,其言切至,乃自是也。
而今以后,秦士有此一部律矣,唯愿同我之人,尤慎所授焉。
未满五岁,非持律人,幸勿与之也(《释藏兄》一。)
成实论记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秦弘始十三年岁次豕韦九月八日尚书令姚显请出此论,至来年九月十五日讫,外国法师拘摩罗耆婆,手执梵本,口自传译,昙晷笔受(《释藏》百一。)
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僧伽罗刹者,须赖国人也。
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此国,出家学道,游教诸邦,至楗陁越土,甄陁罽贰王师焉。
高明绝世,多所述作。
此土《修行道地经》,其所集也。
又著此经,宪章世尊,自始成道,迄于沦虚,行无巨细,必因事而演,游化夏土,莫不曲备,虽《普耀》《本行》《度世》诸经,载佛起居,至谓为密,今揽斯经,所悟复多矣。
传其将终,我若立根,得力大士,诚不虚者。
立斯树下,手援其叶,而弃此身,使那罗延力大象之势,无能移余如毛发也。
正使就耶维者,当不焦此叶。
言然之后,便即立终。
罽贰王自临而不能动,遂以巨絙象挽,未始能摇,即就耶维,炎叶不伤,寻升兜术,与弥勒大士高谈彼宫,将补佛处贤动第八。
建元二十年罽宾沙门僧伽跋澄斋此经本,来诣长安武威太守赵文业请令出焉。
佛念为译,慧嵩笔受,正值慕容作难于近郊,然译出不衰,余与法和对检定之,十一月三十日乃了也。
此年出《中阿含》六十卷,《增一阿含》四十六卷。
伐鼓击柝之中,而出斯一百五卷,穷通不改其恬,讵非先师之故迹乎(《释藏宜》一。)
正法华经记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太康七年八月十日敦煌月支菩萨沙门法护,手执梵经,口宣传出《正法华经》二十七品,授优婆塞聂承远、张仕明、张仲政其笔受,竺德成、竺文盛、严威伯、续文承赵叔初张文龙陈长玄等其劝助欢喜,九月二日讫。
天竺沙门竺力龟兹居士帛元信共参校,元年二月六日重覆。
元康元年长安伯虎四月十五日写素解(《释藏迹》八。)
四阿含暮钞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《阿含暮》者,秦言趣无也。
阿难既出十二部经,又采撮其要径至道法为《四阿含暮》,与《阿毗昙》及律并为三藏焉。
身毒学士以为至德未坠于地也,有阿罗汉,名婆素跋陀,钞其膏腴,以为一部九品四十六叶,斥重去复,文约义丰,真可谓经之璎鬘也。
百行美妙,辩是与非,莫不悉载也。
幽奥深富,行之能事毕矣。
有外国沙门,字因提丽先,斋诣前部国,秘之佩身,不以示人。
王弥第,求得讽之,得布此。
余以壬午之岁八月东省先师寺庙于邺寺,令鸠摩罗佛提执梵文,僧念僧护为译,僧导昙究僧睿笔受至冬十一月乃讫。
此岁夏出《阿毗昙》,冬出此经,一年之中,具三藏也。
深以自幸,但恨八九之年,始遇此经,恐韦编未绝,不终其业耳。
若加数年,将无大过也。
近敕译人,直令转梵为秦,解方言而已。
经之文质,所不易也。
又有悬数悬事,皆访其人,为注其下。
时复以意消息者,为其章注,修妒路者,其人注解,引经本也。
其有直言修妒路者,引经证,非注解也(《释藏藉》五,又《迹九》。案:此经篇目是释道安所题,疑此序亦道安作,而梁释僧祐以为未详作者。寻道安传,亦无壬午岁至邺寺事,故编入阙名类。)
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夫乾坤覆载,以人为贵;
立身处世,以礼仪为本。
君臣父子,非礼不立;
防邪止奸,非礼不禁;
和国崇婚,非礼不定;
逊悌乡邑,非礼不通;
师徒朋友,非礼不敬;
吊丧问疾,非礼不行。
昔先贤垂范,永以为轨,则丧祭之仪,世务之急,是以信行之机,旦夕之要。
今世浮游,或轻或重,或深或浅,不谐法则,以致讥论(《释藏叔》四。)
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尊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,名师子如来也。
释迦文降生鞞提国,为大婆罗门梵摩渝子,厥名郁多罗,父命观佛。
寻侍四月,具睹相表,威变容止,还白所见,父得不还,已出家学,改字婆须蜜。
佛般涅盘后,游教周妒国盘柰园,高才盖世,奔逸绝尘,撰集斯经焉。
别七品为一楗度,尽十三楗度,其所集也。
四品一楗度,训释佛偈也,凡十一品十四楗度也。
该罗深广,与《阿毗昙》并兴外国,傍通大乘,特明尽漏,博涉十法,百行之能事毕矣。
寻之漭然,犹沧海之无涯,可不谓之广乎?
陟之瞠尔,犹昆岳之无顶,不谓之高乎?
宝渚极目,厌夜光之珍;
岩岫举睫,厌天智之玉。
懿乎富也,何过此经?
外国升高座者,未坠于地也。
集斯经已,入三昧定,如弹指顷,神升兜术弥妒路,弥妒路刀利及僧伽罗刹,适彼天宫,斯二三君子,皆次补处人也。
弥妒路刀利者,光炎如来也。
僧伽罗刹者,柔仁佛也。
兹四大士,集乎一堂,对扬权智,贤圣默然,洋洋盈耳,不亦乐乎。
罽宾沙门僧伽跋澄秦建元二十年传此经一部,来诣长安武威太守赵政文业者,学不厌士也,求出之。
佛念译传,跋难陀禘婆三人执梵本,慧嵩笔受,以三月五日出,至七月十三日乃讫,梵本十二千首庐也。
余与法和对校,修饰武威,少多润色。
此经说三乘为九品,持善修行,以止观经十六最悉。
每寻上人之高韶,未常不忘意(一作息。)味也。
恨窥数仞之门晚,惧不悉(一作惧失。)其宗庙之美,百官之当也(《释藏集》一,又《迹》十。)
首楞严三昧经注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“首楞严三昧”者,晋曰勇猛伏定意也,谓十住之人,志当而功显,不为而务成。
盖勇猛伏之名,生于希尚者耳。
虽功高天下,岂系其名哉?
直以忘业宗而称立遗称,故名遗训三千敷典诰,群生瞻之而弗及,钻之而莫喻,自非奇致超玄梵,可以应乎?
圣录所谓勇猛者,诚哉难阶也。
定意者,谓迹绝仁智,有无兼忘,虽复寂以应感,惠泽者仓生何尝不通,惠以仁智,照以玄宗,所以寂者,未可得而分也。
故其篇云:“悉遍诸国,亦无所分”。
于法身不坏也。
谓虽从感若流,身充宇宙,岂有为之者哉?
谓化者以不化为宗,作者以不作为主,其自忘焉,像可分哉!
若至理之可分,斯非至极也。
可分则有亏,斯成则有散,所谓为法身者,绝成亏,遗合散,灵鉴与玄风齐踪,员神与太阳俱畅。
其明不分,万类殊观,法身全济,非亦宜乎?
故曰不分无所坏也。
“首楞严”者,冲风冠乎知丧,洪绪在于忘言,微旨尽于七住,外迹显乎三权,洞重玄之极奥,耀八特之化筌,插高木之玄标,建十准以伺能,习妙旨以调习。
既习释而知玄,遗慈故慈洽,弃照而照弘也。
故有陶化育物,绍以经纶,自非领略玄宗,深达奇趣,岂云究之哉?
沙门支道林者,道心冥乎上世,神悟发于天然,俊朗明彻,玄映色空,启于往数,位叙三乘。
余时复畴咨,豫闻其一,敢以不敏,系于句末,想望来贤,助删定焉(《释藏迹》七。)
渐备经十住梵名并书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波牟提陀,晋曰一住。
维摩罗,晋曰二住。
波披迦罗,晋曰三住。
阿至摸,晋曰四住。
头暗邪,晋曰五住。
头罗迦摩,晋曰七住。
阿遮罗,晋曰八住。
抄头摩提,晋曰九住。
昙摩弥迦,晋曰十住。
渐备经,晋曰十住名。
第一住名悦豫,第二住名离垢,第三住名兴光,第四住名辉耀,第五住名难胜,第六住名目前,第七住名玄妙,第八住名不动,第九住名善哉意,第十住名法雨,渐备经十住行。
第一住令亡,第二住说戒行,第三住说十二门五通事,第四住说三十七品事,第五住说四谛事,第六住说十二因缘事,第七住说权智事,第八住说神足变化事,第九住说神足教化事,第十住亦说神足教化事,渐备经护公以元康七年出之,其经有五卷五万馀言,第一卷说一住事,今无此一卷,今现有二住以下至十住为十品。
渐备经十住,与本业大品异,说事委悉于本业大品,不知何以曀于凉州
凉州道士释教道竺法彦义,斯二道士,并皆博学,以经法为意,不知何以不集此经又亦不闻其有所说。
始知博闻之难,为人兴显经,且亦是大经,说事广大,义理幽深,乃是众经之美望,辞叙茂赡,真有奇闻。
而帛法巨亦是博学道士,昔邺中亦与周旋,不知何以复不集此经,又不闻其言,博闻强记信难。
有护公出《须赖经》,虽不见,恒闻彦说之,张天锡更出《首楞严》,故当应委于先者。
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日,沙门法护在长安市西寺中出《渐备经》,手执梵本,译为晋言,护公菩萨人也。
寻其馀音遗迹,使人仰之弥远。
夫诸方等无生诸三昧经,类多此公所出,真众生之冥梯。
大品出来,虽数十年,先出诸公,略不综习,不解诸公何以尔。
诸公才明过人,当能留心思研,心以为至业者,故当极有所得。
先出诸公,故恨太简,于文句殊多可恨。
大品顷来东西诸讲习,无不以为业,于文句犹不同,觉其转深,但才分有限,思寻有极,幽旨作(案有脱误)非短思所尽,然文句故可力为,方欲研之,穷此一生,冀有微补。
渐备经恨不得上一卷,冀因缘冥中之助,忽复得之。
渐备所说,位分众行,各有阶级,目下殊异于众经,方欲根悉研寻之,如今茫茫,犹涉大海,不知第一住中何说。
彼或有因缘,信使君不可不持作意(案有脱误。),尽寻求之理,大品上两卷,若有可寻之阶,亦勤以为意。
护公出《光赞》,计在《放光》前九年,不九年当八年,不知何以遂逸在凉州,不行于世。
寻出经时,乃在长安出之,而都不流行,乃不知其故。
吾往在河北,唯见一卷,经后记云十七章,年号日月,亦与此记同,但不记处所,所以为异。
然出经时,人云聂承远笔受,帛元信沙门法度,此人皆长安人也。
以此推之,略当必在长安出此经。
梵本亦言,于阗沙门只多罗所斋来也,此同如慧常等凉州来疏,正似凉州出,未详其故。
或乃护公在长安时,经未流宣,唯持至凉州未能乃详审。
泰元元年岁在内子五月二十四日,此经达襄阳,释慧常以酉年因此经寄牙市人康儿,展转至长安长安安法华遣人送至牙市,牙市人送达襄阳,付沙门释道安
襄阳时齐僧有三百人,使释僧显写送与扬州道人竺法汰,《渐备经》以泰元元年十月三日襄阳,亦是慧常等所送,与《光赞》俱来。
南乡间人留写,故不与《光赞》俱至耳。
《首楞严》《须赖》,并皆与《渐备》俱至。
凉州道人释慧常,岁在壬申,于内苑寺中写此经,以酉年因寄,至子年四月二十三日襄阳
《首楞严经》事事多于先者,非但第一、第二、第九此章最多,近三四百言许,于文句极有所益,须赖经亦复小多,能有住处,云有五百戒,不知何以不至,此乃最急。
四部不具,于大化有所阙。
《般若经》乃以善男子善女人为教首,而戒立行之本,百行之始,犹树之有根,常以为深恨。
若有缘便,尽访求之,理先梵本有至信,因之勿零落(《释藏迹》九。)
阿毗昙心序 魏晋 · 释氏
 出处:全晋文
释和尚昔在关中,令鸠摩罗跋提出此经,其人不闲晋语,以偈本难译,遂隐而不传。
至于断章,直云修妒路。
及见提婆,乃知有此偈。
以偈检前所出,又多首尾隐没,互相涉入,译人所不能传者彬彬然,是以劝令更出。
以晋泰元十六年岁在单阏贞于重光,其年冬,于浔阳南山精舍,提婆自执梵经,先诵本文,然后乃译为晋语,比丘道慈笔受
至来年秋,复重与提婆校正,以为定本。
时众僧上座竺僧根支僧纯等八十人,地主江州刺史王凝之,优婆塞西阳太守任固之为檀越,并共劝佐而兴焉(《释藏迹》十。)
答秦主姚兴 东晋 · 释慧远
 出处:全晋文
欲令作《大智论》序,以伸作者之意。
贫道闻怀大非小堵所容,汲深非短绠所测。
披省之日,有愧高命。
又体羸多疾,触事有废,不复属意以来,其日亦久。
来告之重,辄粗辍所怀。
至于研究之美,当复寄诸明德(《释藏辇》九,又百五。)